当前位置: 考研辅导网 > 教育学考研 > 报考信息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韩愈的教育思想)

更新时间:2022-08-22来源:升研教育

升研教育考研频道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韩愈的教育思想)”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考研复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自己备考抓不住重点?想报考985/211等热门院校,但是没把握?升研教育推出考研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面授,10余年授课经验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氛围助你冲击目标、一战上研!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河内南阳(今属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重振儒学的卫道者

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同情民生疾苦,主张减轻百姓负担;反对僧侣剥削,限制寺院经济。

在思想意识上,韩愈不满宗教猖獗,主张复兴儒学。在《原道》一文中,韩愈提出儒学纲领是仁义道德,这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教。韩愈把仁义道德说成是历代圣人相互传授的传统。他排出儒家圣人的序列,以表示儒道的源远流长,有传承的传统,居于中国历史上正统地位。有了这个道统,与佛教宗派传法世系的祖统相抗衡就更有力了。其道统说的建立,加强了儒学在民族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意识。

韩愈特别推崇孔丘和孟轲,把孔子尊为历史上超过尧舜的最高圣贤,孟子是孔学最忠实的继承者。他认为孟子之后,圣人之道无人继传。他鼓起传道的勇气,欲挽救先王之道,再兴而传。他要成为道统的继承人而不惜牺牲生命。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一)“性三品”说

1、人性是天生的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他将人性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

2、人性中有性,也有情

情是人受刺激而产生现实的情感表现,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7种情感。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反之亦然,两者是完全对应的。

上品:性是善的,以仁德为主,但也相应地产生上品的情。

中品:性既可能善也可能恶,其表现为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相应产生中品之情,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但也有合乎道德规范要求的。

下品:性是恶的,违反仁德,相应产生下品的情,任凭感情支配行动,都不符合道德规范。

(二)教育作用

1、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

人性存在等级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性发挥不同作用。上品的人,“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品的人,“中焉者可导而上下”,这部分人存在着被改造的可能性、对他们的改造,教育起重要的作用,使他们往上品靠拢;下品的人,“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对他们只有用刑罚,使他们害怕刑罚而避免犯罪,以此来保证社会秩序。教育不能改变人性,不能使下品转化为中品,中品转化为上品,教育只能在品之内发生作用。

2、由人性而决定教育的权利

人性等级不同,教育作用不同,教育的实施只限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必要遍及每一个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而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制,剥夺教育权利。

3、由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性以仁礼信义智为内容,教育要发挥人内在的善性,应当以五常道德教育为主,最好的教材是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这种主张,和他捍卫儒学反对佛老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

三、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一)培养人才

韩愈认为,要依靠教育培养治国人才。他主张发展学校教育,并采取措施。

1、用德礼而重学校

韩愈继承儒家以德治天下的思想,德治就是人治,而人治需要人才。

2、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兴邦的人才

统治者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效法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为巩固封建统治,培养合格的官吏。

3、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韩愈曾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在这之前,国子监积弊甚深,教学活动几乎停顿,不能发挥其培植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职能。韩愈上任后,严格选拔学官,整顿教师队伍整顿教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二)选拔人才

韩愈重视人才的选拔,他根据自己走科举之路的切身体会,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以及考试的内容不合理。依靠科举制选拔不出真才实学者,反而会埋没治国安邦的大才。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他以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来比喻人才的难得。

韩愈这种选才、用才思想与封建社会选人唯贵、用人唯亲的腐朽思想相对立的,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四、论师道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尊师重道,体现在《师说》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

(一)论尊师的原因

一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了“学者必有师"。教育是一个先觉传后觉,先知传后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天地君亲师" ,师道即君道,尊师即忠君。这是深层因素。

三是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国运转衰,儒学失去了宣传阵地,佛、道宗教势力膨胀,文学的重要性超过儒学,韩愈提出尊师重道来维护儒家的道统,重振儒道,抵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二)论教师的基本任务

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是首要任务,授业和解感是过程与手段。

所谓“道"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以达到治国平天下为目的。所谓“授业”,是儒学的“六艺

经传”与古文。所谓“解惑”是解决学“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

(三)论求师的标准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以为人师表。

(四)论师生关系

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年龄有差别,而闻道则不以年龄大小定先后,学术业务也可能各有专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弟子如果有专长,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向有专长的弟子学习,教师与弟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是理所当然的事。

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的关系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否定了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这种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民主性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由本站编辑上传,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关键字: 教育学考研   【责任编辑:小青】

距2024考研还剩

升研考研周末班·小班面授

姓名
电话

*提交信息代表您已同意升研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备考资料

咨询电话

400-000-8282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版权声明客服中心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2023 www.shengyan985.com 升研教育 版权所有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8282

京ICP备2023019160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