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辅导网 > 考研政治 > 史纲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反侵略斗争)

更新时间:2022-07-09来源:升研教育

升研教育考研频道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反侵略斗争)”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考研复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自己备考抓不住重点?想报考985/211等热门院校,但是没把握?升研教育推出考研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面授,10余年授课经验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氛围助你冲击目标、一战上研!

本篇为大家整理了考研政治中近代史纲要的一些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自1840年以来,从林则徐等爱国官兵和将士到义和团的勇士们,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尽管这些斗争最终都归于失败,但它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迷蒙,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

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副舰长马肯基率陆战队在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击毙马肯基,打退了美军的进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指挥的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阻击。死伤近300人。义和团与清军还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军。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中法战争期间,1884 年8月,法舰进犯台湾基隆,同年10月,又进犯淡水,都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

1885 年初,法舰炮轰浙江镇海炮台,也被守军击退。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70岁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如: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樁、乐善,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都以身殉国。

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心愿,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各国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

(2)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这一-点连侵略者也承认。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称,中国人有四万万之众,且“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当然,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互相勾结的本质,曾一度为清政府欺骗;还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但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抹杀,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

但是,历次反侵略斗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结束,其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1)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如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祯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主张“防民甚于防寇”。在中法战争后期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凉山大捷。而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正是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


民族意识的觉醒: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 年,他编成《四洲志》一书。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好友魏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觉醒意识还只限于少数人之中。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当时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一兴中会, 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由本站编辑上传,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关键字: 【责任编辑:小青】
  • 推荐阅读

距2024考研还剩

升研考研周末班·小班面授

姓名
电话

*提交信息代表您已同意升研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备考资料

咨询电话

400-000-8282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版权声明客服中心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2023 www.shengyan985.com 升研教育 版权所有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8282

京ICP备2023019160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