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辅导网 > 教育学考研 > 真题资料

2018年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2-08-22来源:升研教育

升研教育考研频道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2018年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考研复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自己备考抓不住重点?想报考985/211等热门院校,但是没把握?升研教育推出考研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面授,10余年授课经验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氛围助你冲击目标、一战上研!

2018年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B

[解析]A项,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实验教育学的特点在于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强调对研究现象加以简化,来观察实验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特点,揭示教育原理,确立教育原则。C项,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等人,主张通过儿童的经验来研究教育问题,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等。D项,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弗莱雷、阿普尔、鲍尔斯等人。认为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不能用唯科学的方式研究,而应该用客观的批判思维进行研究。B项,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文化教育学主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要用陶冶和唤醒培养完整的人格,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当选。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

[答案]D

[解析]教育功能的类型:①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②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③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AC两项,正向功能是积极作用的功能;负向功能是消极作用的功能,题干明显体现的是课业负担重造成的负向功能,错误。B项,显性功能是之前预测性的功能;隐性功能是指非事先筹划,也未被察觉到或预测到的功能。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后来才被人们发现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是隐性功能,错误,因此答案选D。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答案]B

[解析]文凭理论,又称筛选假设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创始人是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等,他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扩展并未加速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使受教育者大量失业,这说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因此答案选B。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答案]D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有:①阶段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调整。②顺序性。儿童的发展总体来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教育中要做到不“凌节而施”,教育就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③不平衡性。不同的儿童的发展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④个体差异性。每个儿童都有各自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教育者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上,循序渐进是依据顺序性和阶段性,这二者都说明教育发展有其内在的顺序,教育工作不可以逾越这个顺序,因此答案选D。

5、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理论

D、选项空缺

[答案]B

[解析]不同时代对人才要求不同,而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主要的变迁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体现了不同生产方式对当代教育目的的不同要求,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教育目的随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因,因此答案选B。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延续

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答案]C

[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的特点体现在: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和灵活适用上。终身教育并不是哪种教育的延续,它的含义不仅仅指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还包含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因此答案选C。

7、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答案]C

[解析]“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①确定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组织教育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评价教育计划。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通过学习泰勒原理,其中最大的两个主题就是编制原理和评价原理,且都以教育目标为中心,参与编制和评价之中,因此答案选C。

8、近代以来,我们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同时,还有其他有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

B、个别教学、小队教学、小组教学

C、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

D、小队教学、分层教学、小组教学

[答案]C

[解析]①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②个别教学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对教学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③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④小队教学,又称协作教学。由教师、实习、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教学小队集体研究并编订教学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和评价教学效果的组织形式。在我们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中,分层、个别、小组都是常见的有优越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包括小队教学,因此答案选C。

9、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了,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水平的特点是()。

A、惩罚或服从的定向阶段

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

C、好孩子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定向

[答案]C

[解析]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用以解释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柯尔伯格在研究中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关注人们在面临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3种水平6个阶段:①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②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阶段4,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③后习俗水平:阶段5,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阶段6,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扬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因此答案选C。

10、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待我?”傅老师处于()职业阶段。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自我价值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A

[解析]依据福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将教师的职业阶段划分为:①任教前关注阶段。此阶段因为尚未经历教学角色,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只关注自己。②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此阶段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他们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指导者的评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学生、同事怎么看我”。③教学情境关注阶段。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他们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④关注学生阶段。他们亲身体验到必须面对和克服较繁重的工作时关注学生。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待我?”说明傅老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因此答案选A。

1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易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结构

B、人口波动

C、人口流动

D、人口质量

[答案]C

[解析]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导致农村人口稀疏,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很多儿童也随父母打工到城市上学,从而造成农村学校荒芜,直接原因是人口流动,因此答案选C。

12、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答案]A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内在目的论,又称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长以外没有其他目的。认为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发的、自然生长的过程,与植物生长一样,不是为了一定目的而生长。认为教育不仅要使个人能维持生活,还应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把儿童培养成为美国社会的合格公民。杜威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而是强调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因此答案选A。

13、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

A、宣扬教育为现时生活做准备

B、只谈教育实物,不谈教育理论

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

D、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

[答案]D

[解析]《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标志,书中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立为一门科学,而是采用自然思辨的研究方法论述教育学,因此答案选D。

1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D

[解析]“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出自韩非的《显学第五十》,可译为:威严和权势能够禁暴,而道德再好也不足以制止混乱,强调法治,轻视道德,据此可以得知这是法家主张的观点,《韩非子》正是法家的代表作,因此答案选D。

15、朱子读书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确切含义是()。

A、敬畏之心

B、选项空缺

C、全神贯注

D、恭敬态度

[答案]C

[解析]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为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敬,是指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因此答案选C。

16、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

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

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

D、为了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

[答案]D、

[解析]近代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与中国传统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体制的转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教会学校均强调儒家经典教育,甚至把其置于西学之前,地位仅次于宗教教育,真正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吸引信徒和培养传教助手,即作为宣教的辅助手段,宗教教育仍然占据教会学校的主导地位。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学习儒学的需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因此答案选D。

17、1921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越政治的教育为()。

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

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

[答案]C

[解析]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维护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属于政治的教育,而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是超越政治的,是体现人性本质色彩的高境界的教育,因此答案选C。

18、20世纪20年代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有一派认为,工读就是用自己的劳动延续求学经费而己,不必去理会什么主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A、周予同

B、胡适

C、李大钊

D、王光听

[答案]B

[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一度盛行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思潮。其主要内容是指望通过工读结合这一渐进的和平途径,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达到改造旧社会的目的。1919年12月王光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倡议:要进行“城市中的新生活”的实践,并把这种新生活小组定名为“工读互助团”。很快得到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周作人、罗家伦等广泛支持,、上海、南京、天津、武汉、广州、扬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工读互助团或类似的组织,实行半工半读的集体生活,至1920年前后达到高潮,答案中所涉及到的代表人物只有胡适,因此答案选B。

1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B、“使教育利于普及”

C、“根据本国国情”

D、“谋个性之发展”

[答案]C

[解析]1922年新学制颁布不久,出于推行“三民主义”的教育需要,主张修订学制系统。1928年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分原则与组织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7项原则:根据中国国情,适应民生需要,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制标准,谋个性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分设中学、师范、职业三种学校。“戊辰学制”只是在1922年新学制基础上,根据时局需要做出局部变通而已。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以上两个学制比较,可以发现戊辰学制提特别提出了“根据本国国情”,因此答案选C、

20、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规定大学的办学目标是()。

A、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人才

B、教授应用科学,培养专门人才

C、教授应用科学,培养技术人才

D、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技术人才

[答案]A

[解析]蔡元培在改革北京大学时,坚定提出,大学的性质和任务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因而对当时官僚习气盛行的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正是在蔡元培的影响下制定的,因此答案选A。

21、下列选项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

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

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C、儿童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

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程内容

[答案]B

[解析]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认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他明确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他说:“我们并不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摒弃一切书本。如果恰当地用作参考材料,书本是有用的,但不应像过去那样,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他还对“恰当地用”作了具体的阐述。他分析说,“依照活教育的理想,国语、算术的课本教学也应当打破。不过依照目前中国的情形及社会上的传统习惯,一时尚不能取消。为补救起见,只有想法尽可能改善这些课本的内容及教法。”陈鹤琴从来不反对学习书本知识,他只是主张重视直接经验,打破学科体系,也不代表摒弃间接经验的知识,陈鹤琴本人主张按照活动单元划分课程,而不是兴趣划分课程,ACD三项错误,因此答案选B。

22、20世纪30年代初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南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

A、农业职校

B、农民夜校

C、教育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D、教育与军事合一的机构

[答案](

[解析]乡农学校是1931年教育家梁漱溟仿照北宋《吕氏乡约》,以自然乡(村)为单位,在山东邹平、菏、泽等地创办的乡村学校。作为其乡村建设理论的实验,旨在“推进社会,组织乡村,以乡村自救为本,进而求得整个乡村社会的改善与进步”。学校分初、高两级,村学是乡学的基础,乡学是村学的上层,以当地全体民众为教育对象。学校组织由学长、学董、教员、学众构成。梁漱溟的乡农学校主要是以政统教,政教合一,乡农学校既有学校的职能,也有政府职能,性质上属于教育与行政合一的机构,因此答案选C。

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核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

A、工读校

B、半日校

C、列宁学校、

D、冬学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核心,群众教育中形式最主要有冬学、夜校、雨校、半日学校和识字班等,其中冬学是最主要的形式,他是利用冬季农闲时开办的,因此答案选D、

24、创设文法、修辞、辩证法科目,为后来七艺成型奠定基础的是()

A、智者派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德哥拉斯学派

[答案]A

[解析]智者派,古希腊哲学流派中曾经有一个诡辩学派,对自然哲学持怀疑态度,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并没有构成一个学派,也没有共同的学说,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等。智者们广招门徒,收取高额学费,向年轻人传授文法、修辞、辩证法,这三门课程,是雄辩教育的核心,被称为“前三艺”。除此之外,还教授数学、自然科学以及音乐等。而且还认为,道德是可以控制和培养的,是教育的结果。智者派提出了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为后来七艺成型奠定基础,因此答案选A。

25、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

A、高尚品质的培养

B、雄辩技巧的练习

C、优雅举止的训练

D、文雅风度的练习

[答案]A

[解析]昆体良生活的时代,罗马帝国已开始走向衰落。他痛切地感受到整个社会道德沉沦,许多、上层人士品德败坏。他论述教育任务的时候,总是把良好道德的修养放在首位。他所要培养的雄辩家,善良是第一位的,雄辩术的完美是第二位的。真正的雄辩家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在道德上无可指责的。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雄辩术,却用它来教唆犯罪,陷害无辜,与真理为敌,教授雄辩术的教师就不是给战士以武器,而是给强盗以屠刀。要培养出具有崇高道德的雄辩家,只有高尚的教师才能做到。昆体良本人正是这样的榜样。他认为,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高尚品质的培养,因此答案选A。

2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C

[解析]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中,骑士的训练和养成分为三个阶段: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标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周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因此答案选C。、

27、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A、大学自治

B、教授治校

C、科学教育

D、古典教育

[答案]C

[解析]A项,自中世纪以来,中世纪大学的显著特征就是自治,不会成为爱丁堡大学的特色。B项,教授治校是在柏林大学之后才有了教学思想。D项,17~18世纪欧洲逐渐有了新大学运动的开启,牛津剑桥就是传统的古典教育的大学,题干的表述牛津剑桥与爱丁堡大学不同,那么一定不同在教育内容上,是与传统大学相反的科学教育,因此答案选C。

28、为十八世纪后期德国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兴起提供直接的思想启蒙和理论指导的是()。

A、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B、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

C、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D、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

[答案]A

[解析]泛爱主义教育是18世纪后期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因其主要代表人物J、B、巴泽多所创办的泛爱学校而得名。当时德国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在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思想束缚的狂飙突进运动。泛爱主义教育的出现便是这一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代表人物是巴泽多。他深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并呼吁按照卢梭的教育原则创办新学校。1774年,巴泽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创办了一所学校,被称为“泛爱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对人类的广泛的爱,泛爱主义因而得名,因此答案选C、

29、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科目设置和教学内容组织的两项基本原理是()。

A、相关与集中

B、平行与分配

C、均衡与差异

D、连续与顺序

[答案]A

[解析]“统觉”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的一完成。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目的是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所谓相关,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谓集中,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因此答案选A。

30、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

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

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

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

[答案]B

[解析]20年代苏联建国:教育偏重劳动,主要表现在综合教学大纲的实施,统一劳动教学制度和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ACD三项,体现的都是苏联20年代时期的教育发展状况,故排除。30年代起,教育偏重知识,恢复班级授课制,提高读写算能力,制定具有学科知识性的教学大纲,班级授课制被确定为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答案选B。

31、运用心理胚胎期和敏感期概念表述儿童发展过程阶段性特征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蒙台梭利

[答案]D

[解析]蒙台梭利与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领域开拓性的教育家,二者观点各有千秋。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人的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学》,而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四个特点:①独特的心理胚胎期:②心理具有吸收力;③发展具有敏感期;④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答案选D。

32、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是()。

A、返回基础

B、普及科学

C、天才教育

D、大众教育

[答案]A

[解析]二战后美国的教育改革的主题:50年代一精英教育;60年代一结构主义改革;70年代一返回基础;80年代一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标准。

33、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法案是()。

A、《大学令》

B、《帝国大学令》

C、《高等教育法》

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答案]D

[解析]1968年法国颁布《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又称《富尔法案》。《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主要内容是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三条原则,要求按照新的原则调整和改组法国的大学,因此答案选D、

34、在小莉眼里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莉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

[解析]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②前运算阶段(2~6、7岁)其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和缺乏守恒。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小莉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说明小莉的认知发展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因此答案选A。

35、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

A、5次

B、6次

C、7次

D、8次、

[答案]B

[解析]过度学习效应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也就是指,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过度学习原则表明,过度学习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研究发现,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4X150%=6次,因此答案选B。

3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成就动机

B、认知动机

C、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答案]C

[解析]C项,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人是在于他人的交往中生活和学习的。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进行定向,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进行核对,从而调节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感孤独、别扭或焦虑,这就是使人产生一种交往的需要和动机,正确。

37、“曹冲称象”反映了曹冲的()。

A、抽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曹冲把大象的重量化解为石头重量的总和,又想办法用沉船的标记说明大象和石头的重量相同,体现了发散思维,多方面解决问题,因此答案选D。

38、将电话号码8585885编成“帮我帮我帮帮我”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可称之为()。

A、语义复述

B、精加工

C、组织策略

D、情景性复述

[答案]B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比较流行的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题干中所使用的方式属于认知策略中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之一:谐音记忆法,因此答案选B。

39、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

A、创新性

B、价值型

C、具体性

D、可行性

[答案]D

[解析]该生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由题目可知,该生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那么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难以就中小学这一大样本展开研究,其可行性有待商榷,因此答案选D。

40、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答案]D

[解析]教育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伦理原则,题目中如果受训组的强化方式在降低学生的成绩,那么经过一年的实验,这组的人才会收到侵害,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要尽可能避免的,违背了伦理性,因此答案选D、

41、某研究者欲全面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研究成果,应检索

A、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C、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D、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答案]D

[解析]A项,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B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C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800万篇。D项,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教育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它以记事为主,内容通常包括:专论或综述,统计资料和附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正确。

42、某校“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小组成员依据“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这属于()。

A、半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B、半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C

[解析]非惨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从侧面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依据题干的说明研究小组是观摩教学,这属于没有参与到被研究者中,是非参与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事先确定观察样本和观察项目,并设计记录观察结果的指标。结构式观察法建立在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并设计严格的记录表格,对资料进行准确的分类、记录、编码。结构观察在观察前要提出假设,为此要计划一个标准化的手段,即要有一个要观察的项目的清单,即观察范围。题目中预先设计有观察记录表,体现研究前的准备和结构性,是结构式观察,因此答案选C。

43、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看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他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记录法

B、行为检查记录法

C、时间取样记录法

D、轶事描述记录法

[答案]C

[解析时间取样法,即在特定的时间里观察所发生的教育现象,对这一时间内发生的行为作较全面的记录,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题干己经说明是幼儿园一日活动同一时间才能看出不同孩子的参与度,适用于研究经常发生的行为和观察外显的行为,因此答案选C。

44、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是()。

A、难度低

B、效度低

C、信度低

D、区分度低

[答案]D

[解析]标准差,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标准差定义是总体各单位标准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它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情况的统计量数,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差异量数包括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方差,标准差等,常用的有标准差和方差。本题中,标准差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小,很集中,也可以说明考试中大家的成绩集中,并没有拉开差距,所以说这个卷子的区分度低,因此答案选D。

45、下列相关系数值中,表明两个变量相关程度最高的数值是()。

A、-0.90

B、-0.10

C、0

D、0.50

[答案]A

[解析]相关系数是最早由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的统计指标,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一般用字r表示。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应是:一1≤r≤1。按绝对值的大小,相关可分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和低度相关。绝对值在0.71之以上的,称为高度相关;在0.3~0.7之间的,称为中度相关;0.3以下的,称为低度相关,因此答案选A。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46、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

答:错误。

(1)核心课程是综合课程中综合程度最高的一种。核心课程是一种课程设计。在此设计中,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美国学者布拉梅尔德称核心课程为轮形课程。核心课程是1880年左右开始兴起的学科综合化趋势发展的结果。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在实质上,它是活动课程的发展。核心课程论者认为:编制课程既要照顾儿童的发展阶段,又要反映人类的基本活动。

(2)主要课程是国家课程中的主要实施的课程。

由此可见,二者是不同概念。核心课程与主要课程划分依据不同。所以不是完全重合的概念,而是相互交叉,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的核心课程中含有主要课程,也含有非主要课程,而国家课程中的主要实施的主要课程中含有核心课程,当然也有部分核心课程没有涉及到,所以,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的说法较为片面。

47、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旨在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教育。

答:错误。

(1)国防教育法产生的背景

在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的教育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猛烈的抨击。许多人认为,因为教育的失败而造成了科学技术进步缓慢,被苏联抢先一步。教育界的人士承认学校教育的失贵,努力分析教材教法的得失,力求革新科学教材的内容与教法。联邦政府也改变了对教育的态度,增拨大量教育资金,帮助各州教育的发展以及促进各种科学的研究。这一行动具体表现在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上。

(2)国防教育法的具体内容

《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增拨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它规定从1959年至1962年的四年内拨款8亿多美元。具体拨款补助的项目包括:

①增加学生贷款,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

②加强科学,数学和现代外国语,即“新三艺”的教学;

③设立国防研究奖学金,学习优秀的大学生可得到奖学金和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

④进行指导人员的训练及增进指导和选拔天资优越的学生:

⑤设立语言研究学习中心及训练班;

⑥研究和试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电视、电影,收音机以及与教育有关的视听设备;

⑦加强职业教育;

⑧发展科学新闻的传播媒介;

⑨进一步改善各州的教育统计,等等。

(3)国防教育法的影响

这一个教育立法使得美国的教育方针、制度、经费、内容和方法以及许多具体的教育措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此后,美国联邦政府于1959年又派遣教育考察团赴苏联考察。返国后,考察团以鲜明的对比指出苏联的教育质量已超过了美国,并极力提倡教育改革。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修正案》,对国防教育法的延长与扩展作了规定。1967年,美国国会对包括《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在内的一些重要的联邦教育法令又通过了增加内容和延长时间的修正案。在美国的现代教育发展中,《国防教育法》曾起着极其重要的方向性的作用。

《国防教育法》的目的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倡导精英教育,不是关于国防教育的,观点错误。

48、发现学习就是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就是被动学习。

答:错误。

(1)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发现学习既有主动的,也有被动机械的。

(2)接受学习,是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接受学习既有主动的,也有被动机械的。

(3)发现学习就是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就是被动学习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奥苏贝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教学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却稀里糊涂,他们也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

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

此外,需注意的是,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学校的许多学习。往往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49、简述我国现行学制。

答:

学制反映各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

(1)我国现行学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中国现行学制、分初、中、高三级教育。我国学制属于分支型学生,且普通教育上遵循是六三三四制。

(2)我国各阶段学制体系

①学前教育为6岁前,不属于义务教育,正在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

②小学6年,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阶段。

③初中3年,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可以升入高中,也可以升入中专等学校。

④高中3年,中等教育阶段,未来发展中会把高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升学与就业预备阶段,可以升入大学,也可以进入高职学校。

⑤大学4年,高等教育阶段,之后还有硕士2~3年等。

以上主要论述普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系统。

5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

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学校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以及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学校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②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学校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学校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的功能,使人们首先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③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的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①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表现。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学校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②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学校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

③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5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

答:

要素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这也是初等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裴斯泰洛齐认为,要素教育既要求初等学校为每个人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因此,他详细而具体地探讨和论述了德育、智育和体育以及其中的“要素方法”。

(1)要素教育的基本观点

从基本思想出发,他主张一切教育过程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例如:

①智育:a、计算教学:数字1;b、测量教学:直线开始;c、言语教学:音一词。

②体育:关节。

③道德教育:母爱。

要素教育从它的本质讲是要求普遍地简化的方法,使每一个母亲不需要其他帮助也能够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随着教学方法的简化,受教育的人数将会日益增多。可见,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要求扩大教育对象的普遍趋势,力图摆脱陈腐的、繁琐的经院主义教育方法,使“教育过程心理化”。

但是,他“在研究教学法的许多场合,却采取了缺乏现实意义的形式主义的练习,这些练习妨碍了儿童真实地去认识所学到的现象”。

(2)要素教育论的教学方法

①语言教学

裴斯泰洛齐认为语言教学应从语言的最简单的要素—语音开始,然后是识单字或词,最后是阅读。学习发音时,他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儿童听觉的正确。教师先发一个音,儿童跟着发一个音,反复练习,直到学会为止。

②辨形教学(包括测量、绘画、习字和初等几何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儿童学习形状时,应先学直线,然后再学角、三角形、正方状,最后学习曲线和几何图形(图形、椭圆形等);同时,要把各种图形指给儿童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当儿童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后,使学习绘画和测量,进而学习写字。裴斯泰洛齐主张把写字教学跟测量、绘画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③计算教学

裴斯泰洛齐反对只背口诀而无明确概念的旧式算术教学法,要求遵循一切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从感觉的直观上升到明确的思维。他建议用个位“1”作为计算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实物观察,如一根棍子、一支笔、一粒豆子等教儿童认识“1”的概念,然后用卡片教学基本的运算方法。教学的顺序是先加法、乘法、除法,然后才是减法。

(3)要素教育论的影响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

52、简述操作性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练习规律。

答: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的学习既是一个身体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只是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心理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

(1)操作技能的阶段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①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②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③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④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操作性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练习规律

练习,是指以形成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练习包括重复和反馈,不是单纯的反复操作或机械重复,而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通过练习,可以促进所学技能的进步和完善。

①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是,在高原期之后,练习曲线又会上升,即表示练习成绩又可以有所进步。

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在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到练习成绩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二:a、由于客观条件有,变化,如学习环境、练习工具以及教师指导的改变等。b、学生的主观条件起了变化,如有无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稳定,有无骄傲自满情绪,意志努力程度如何。练习成绩的起伏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练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加强教育和指导,以便使他们的练习成绩能够尽快地得到提高。

③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技能,或同一个学生学习不同技能时,其练习进程又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这是由于学生个体的练习态度、知识经验、预备训练情况以及练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

最后,需要指出,任何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动作和知识层面,情绪情感对学习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学习者对技能本身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积极的接纳的态度就难以产生主动的学习,另外,旧的技能的惯性作用往往会阻碍新技能的接受,就算“被迫”学会了新的技能,如果在情感和态度上没有接受,也会少于使用而荒废。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的学习既是一个身体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只是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心理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

53、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的形式及优缺点。

答: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方式。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1)基本形式

1.jpg

(2)优点

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有明显的对比效果。

(3)缺点

①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呵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

②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因此,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四、分析论述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近,三(2)班品德与社会课的话题是“维护公共秩序”。倪老师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在那里干什么,进而指导他们根据功能的不同概括出七类公共场所。最后从每种类型中挑选出一个方便调查的场所,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从这其中场所的调查中概括出公共场所的一般生活规则,作为集体作业提交,并在班级里交流。

小明所在的小组恰好有七位同学,经商量决定每人调查一种场所。小明就住在剧院附近,还有亲戚在剧院上班。他自告奋勇,承担剧院调查的任务。小刚说他周末恰好会跟爸爸去看球赛,顺便可以了解体育馆的观众守则。

另外五位同学则分别负责调查社区服务中心、公交车站、超市、医院和图书馆。

小明发现其他小组采取了类似的分工,他把各组去剧院调查的同学叫到一起,组队进行调查。小明的姑妈接待了调查小组,她告诉孩子们:观众来剧院现看演出要准时入场,不能迟到,也不能早退,必须在演出间歇进场退场。观看演出时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不能随便鼓掌叫好,不能吃东西,不能拍照,不能接打电话,手机必须静音等,剧院宣传与推广部的负责人还邀请同学们观看了一出儿童剧,让他们现场体会看戏规则的道理所在,出了剧院,小明发现剧票的背面就写有《观众守则》,但是没有提到姑妈所说的“坐中间的观众尽可能先入座,坐两旁的观众稍后入座”之类的礼仪,一位同学说,幸亏有姑妈的介绍,让大家了解到书面规定之外的一些公共生活礼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维护剧场秩序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小明带着调查结果回到自己的学习小组,和调查其他公共场所的同学一道交流,总结公共场所一般都要遵行的行为规范,大多数清况下,小组成员都能迅速达成共识,但在“保持安静”上发生了争论,小刚说:在体育馆看球赛时不一定要保持安静,反倒可以呐喊鼓掌吹号击鼓,为球队加油助威。小刚的异议令人不快,但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实话,所以在小组研究报告中,除了陈述一般规则之外,还讲到了一些例外。

这份研究报告获得了全班最高分,倪老师在班上表扬这组同学对公共场所的行为规则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全组欢呼雀跃,一跟小刚击掌相庆。在以往的小组活动中大家多少有些嫌弃小刚,因为他调皮捣蛋,老是给小组制造麻烦。这一回,大家对小刚刮目相看。没有想到小刚不同寻常的发现。他在讨论中坚持的不同意见,居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小刚兴奋得满脸通红,心里乐开了花,他突然意识到今后可以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赢得同学的尊重。他的父母听了他的讲述,为他的进步感到欣喜,鼓励他改正缺点,用良好的表现在班上树立威信。

小刚妈妈悄悄地给倪老师打电话,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倪老师放下电话,陷入沉思,她终于明白小刚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原来是为了博取大家的关注,一个帮助小刚的改善计划在她的脑海里迅速酝、、、、、

(1)结合材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程序。

(2)结合教例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效果。

(3)结合材料论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答:

(1)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①材料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是:社会实践讨论。

②材料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开展计划——(合作探究)实践搜集资料找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2)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方面:规则制定的合理性与遵守规则。

②过程与方法方面: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则。

③德育方面:遵守规则。

④学生合作精神与实践方面:同学们相互学习,改变对他人看法,相互合作和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学习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⑤激励与自我觉悟方面:小刚获得了激励,更愿意自我觉醒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

(3)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①教育的内涵

教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是指所有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②教育的外延

教育的外延不仅仅只局限于狭义的教育,更包括广义的教育。有效教学应该以学校教育主导,善于利用教育的外延,渗透到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材料中的教育走出学校,渗透到社会与家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学习社会规范等,促进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从小刚的例子可发现,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够使教育产生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55、请分别阐述孔丘、荀况和韩愈的教师观,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侧重点的变化。

答:

(1)三者的教师观

①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主张教学相长,教师要提升自己温故知新,才能为师,孔子处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的开放期。对当时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中,有这样的思想已经非常先进,但他的教师观主要局限在非努力阶层,并当时并不指师生相互促进,而是教师要不断促进自己的水平的提高。

②荀子的教师观

荀子主张绝对的尊师观,时代背景在战国后期,秦朝大一统的时候,各家学说在荀子这里得到融合和发展,荀子也依据各家思想进一步改造了儒学,由于当时法学思想的盛行,所以荀子的绝对的尊师观不够人性化,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③韩愈的教师观

韩愈主张师生关系相互转化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弟子不必不如说,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要相互为学,谁都可以不耻下问。韩愈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思想开放,但是偏偏唐朝中期有了追求耕文不重视“道”,不认真学“道”的问题,并且弟子不认真求教,教师不耻于下问的状况给予批判,韩愈针对当时时代的弊端,提出民主、合理、转化的师生观。

(2)教师观的变化原因

①孔子所在的初秋时期属于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

②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盛行。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养士之风的盛行更促进了私学的发达和百家争鸣的展开。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其教师观也体现了这一点。

③《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为了复兴儒学和促进古文运动继续前进,就需要解决教育思想上的这个关键问题。《师说》提出的新观点,对当时士大夫的旧思想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师说》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

因此,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在影响着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56、请在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路易斯是个性格文静的初三学生,他有好几门的成绩不及格,现在,他有时来校,有时不来校,他有几个哥哥姐姐都没有读完中学,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

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戴莎找路易斯谈话,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他说,自己在四年级学习便碰到了麻烦,感觉很无助,他觉得自己很“蠢”,而且越认为自己笨,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少,因为反正付出了努力也没有作用。

由于不努力,成绩落后得更厉害,这使得老师也认为他很笨,对他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把他安置在“差”生班里,路易斯感觉难受,干脆就不来学校了,而学校除了把这些事情告诉他父母之外,什么也没做。

戴莎老师问他:如果辍学了你会做什么?路易斯说:辍学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一个做招待,一个在建筑工地做工,他们既有钱花,在工作中也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学业而刁难他们,自己也想去打工,有钱花就可以四处游玩,看来,以前总认为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的说法都是谎言,学校无法帮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

在仔细倾听了路易斯的看法后,戴莎老师告诉他:“我觉得你很聪明,而且实际上你非常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但我提醒你,政府法律不允许你现在辍学。”戴莎老师还告诉他,学校有一些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和辅导老师旨在帮助学生赶上学业,戴莎老师找来了一些曾经接受过这种帮助,现在发展很不错的学生和他交流,并告诉他,可以选修一些职业技能课程,参加职业培训、学习等。这样一来在完成学业后,比起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然而,要想获得这些必须现在回学校,戴莎老师还告诉他:“我们只关心下星期,你的目标是下周每天都要来上学,接下来的几周以后再说。”

路易斯认为这有点困难,自己可能坚持不了一周,戴莎老师说:“我们一天天来,我们做一个日程表,每来一天学校就在上面做个标记。”

请回答:

(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根据社会认知学习论的互动观。分析这种水平与他在校经历之间的关系。

(2)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分析“榜样”对其辍学的影响。

(3)阅读第四自然段,分析戴莎老师主要采用哪些策略来帮助路易斯改变自我效能感,实现对学习与行为的自我调节。

答: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①依据材料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非常低,认为自己很笨,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

②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表现:感觉自己很笨很蠢,成绩低下,老师瞧不起,学校不能帮助他,他也不愿意来上学。

③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完全不愿意上学了,认为对自己没帮助,希望退学向哥哥姐姐一样打工挣钱。

④社会认知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关注人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班杜拉的社会观察理论是典型的社会认知论之一。人们之间的互动在影响个体的动机以及其他方面。材料中:

a、路易斯的家庭没有成员学习能力强,父母也没有较高的文化,且没有文化的兄姐都可以生活的很好,所以路易斯受到了学业不良也可以的影响;

b、学校里,路易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帮助,没人瞧得起他,学习成绩差使得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在上学,认为自己本身可能就学不好知识。

(2)消极榜样

路易斯的兄姐是消极榜样,兄姐成绩不好,还能找到工作,快乐生活,自己也想辍学。体现了路易斯对负面榜样的观察,并把哥哥姐姐的经验当作自己的替代经验。

(3)老师的帮助策略

①言语说服。

②给予信心。

③法律约束。

④小步骤原则,设定短期的容易实现的具体目标。

⑤提供具体的帮助方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辅导。

⑥正面榜样的作用。

⑦理想引导和职业定位:通过学习未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职位。

II、某研究者欲对某县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他计划在文献检查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一个规模大约80人的“初中科技夏令营”、上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请回答:

(1)指出该研究在取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2)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具体设计问卷题目之前,研究者需要从若干维度分解研究课题。试为这份学生问卷设计至少四个维度(指标)。

(3)下面是该研究者在问卷中设计的四个问题,请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你的作业题和考试题难吗?

②你不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不可行的吗?

③你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吗?

④专家认为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实现,你认为应当增加作业量吗?

答:

(1)存在的问题

样本不能代表总样。夏令营的学生再抽取的学生样本不能代表某县初中生的学生总样。改为本县所有初中学校的整群抽样都更为科学。

(2)调查问题四个维度

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②是什么,现状调查,如,可以在细分维度:

a、家庭作业量的维度;

b、家庭作业内容难度的维度;

c、家庭作业完成时间的维度;

d、家庭作业是否需要他人家长陪学等的维度。

③为什么,原因分析。

④怎么办,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策。

(3)

①你的作业题和考试题难吗?

错误: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

应该改为两个问题:

a、你的作业题难吗?

b、你的考试题难吗?

②你不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不可行的吗?

错误:问题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

应该改为:你认为减轻课业负担可行吗?

③你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吗?

错误:逻辑不通。

应该改为:自我效能提高,可以减轻学生应对课业的心理负担吗?

④专家认为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实现,你认为应当增加作业量吗?

错误: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成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

应该改为:你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增加作业量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由本站编辑上传,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关键字: 考研真题   【责任编辑:小青】
  • 推荐阅读

距2024考研还剩

升研考研周末班·小班面授

姓名
电话

*提交信息代表您已同意升研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备考资料

咨询电话

400-000-8282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版权声明客服中心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2023 www.shengyan985.com 升研教育 版权所有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8282

京ICP备2023019160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