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辅导网 > 应用心理学专硕 > 真题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真题: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更新时间:2022-09-26来源:升研教育

升研教育考研频道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真题: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考研复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自己备考抓不住重点?想报考985/211等热门院校,但是没把握?升研教育推出考研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面授,10余年授课经验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氛围助你冲击目标、一战上研!

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真题: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9题,共45分)

1.认知

【答案】认知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2.思维

【答案】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3.人格

【答案】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学习动机

【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5.广义的学习

【答案】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创造性思维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7.发展心理学

【答案】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8.最近发展区

【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9.角色采择

【答案】角色采择,又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共45分)

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个体心理

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

【答案】A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科学,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的;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答案】B

【解析】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适应的结果可以是感受性的升高(仅见于视觉),但大多是感受性的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正是嗅觉的适应现象。由于气味的持续作用,久而嗅不出香臭。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

A.指向

B.集中

C.指向和集中

D.反映

【答案】C

【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不快不慢

C.先后一致

D.先慢后快

【答案】A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5.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况为以下五个层次()。

A.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B.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

D.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答案】A

【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①生理的需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②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③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答案】A

【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完成作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答案】B

【解析】家长利用看电视增加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属于正强化。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完成。影响行为巩固或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强化,所以选B项。

8.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监控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组织能力

【答案】B

【解析】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9.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答案】B

【解析】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主要理论为成就动机理论;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等;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

10.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答案】A

【解析】A项,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B项,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的;C项,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的;D项,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所划分的。

11.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出版的时间为()。

A.1876年

B.1882年

C.1930年

D.1957年

【答案】B

【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2.艾里克森认为,完成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心理发展任务的阶段是(

A.4岁到7岁

B.7岁到12岁

C.12岁到18岁

D.18岁到25岁

【答案】C

【解析】艾里克森提出“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学龄期,从7岁到12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成年早期,从18到25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从25至50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感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13.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A项,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B项,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C项,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D项,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研究并揭示变量问的因果关系。

14.心脏、眼睛、耳朵等器官形成的阶段是()。

A.胚种阶段

B.胚胎阶段

C.胎儿阶段

D.婴儿阶段

【答案】B

【解析】胚胎期,受精卵粘合在母体.上,从母体摄取营养逐渐生长发育。胚胎期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心脏、眼睛、耳朵将会形成,手和脚也会变成其最终的形式。

15.对于母亲的离开极度反抗,甚至哭闹,当母亲回来后,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的婴儿依恋类型是()。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无依恋

D.反抗型依恋

【答案】D

【解析】艾斯沃斯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三种类型。其中反抗型依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题,共90分)

1.简述情绪调节的策略。

【答案】情绪调节就是有机体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情绪唤醒被再定向、控制、调整或修饰,从而使个体在情绪唤醒中适应性地生存与行动的过程。它与个体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社会心理过程密切相关。其策略可归纳为生理、认知、行为、言语和人际调节策略等。

(1)生理调节,生理调节是利用生理和心理彼此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得到松弛,而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2)认知调节,由于认知与情绪体验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通过某种情绪体验引起某种认知,或通过某种认知激活某种情绪体验,就可以对情绪进行调节。

(3)行为调节,行为调节策略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或行为,来实现情绪调节的方法。注意转移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调节策略。

(4)言语调节,言语调节又称“自我暗示法”,是一种使用言语对人的情绪活动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

(5)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有研究表明,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目标动机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反应。

2.简述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答案】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是指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得到体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个角度,对许多一般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现象进行探索,从中提出一些关于心理学一般理论的问题,从而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也不断促进心理科学走向应用。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心理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案】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1)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2)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3)知识表征的方式,知识的表征方式能影响问题的解决;

(4)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5)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6)动机,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

(7)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8)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5.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由于言语的发展和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幼儿的记忆能力也开始全面发展。其显著特点是:

(1)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初步发展。幼儿的记忆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象的外部特点和他们的兴趣;

(2)以机械性记忆为主,意义记忆逐步发展。幼儿习惯于采用简单重复的机械记忆方法,记忆事物的表面特征的外部联系。记忆理解材料时,机械记忆的成分减少,意义记忆成分增加;

(3)易记易忘。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易于兴奋,形成的神经联系极不稳定,儿童能很快记住新材料,尤其是他们所喜欢的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东西,但记得快也忘得快,有时甚至在材料不熟悉的情况下会把主要的东西遗忘;

(4)记忆不精确。幼儿记忆的完整性很差,经常出现脱节,漏洞和颠倒顺序的现象。

6.简述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论。

【答案】塞尔曼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3~7岁),友谊关系还很不稳定:朋友只是一个玩伴,友谊就是一起玩,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2)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如“他不再是我的朋友,因为他不肯跟我走”。

(3)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互相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4)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问可以相互分享,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相互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此一时期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5)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加强,由于择友更加严格,年长儿童建立的友谊关系能持续较长时间。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3题,共60分)

1.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采用“漏一补十”的做法。你怎么看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我认为这一做法并不科学。

(2)因为“漏一补十”并不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短时间内的多次重复记忆,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长时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发生在识记之后,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当记忆完成后并及时复习才是正确的。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老师若想要学生能记住所学知识,就应该按照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来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3)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

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

②加工深度:信息加工的深度不同,记忆的效果是不同

2.有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因后和他定下了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习在学习上很有起色。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1)这位老师很好地保护了这名学生的自尊,有助于该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或者个体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尊与自信等成分一起构成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即使是后进生,作为老师也应该很好地去保护他们。

(2)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也是不同的,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因材施教。这位老师了解到每位学生的能力不同,分配给该名学生以与其能力相近的题目,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举左手是会回答,举右手是不会回答,很明显,当该名学生在举右手时,这类题目的难度超过了该生的发展水平,而无法回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密切注意,及时调整自己上课的难度,不能超过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3)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该名学生不管会不会,上课总是举手回答问题,课后老师问他原因,原来是因为同学们都说他笨,他想要证明自己不笨。这就该名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后,应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

(4)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因而使学习一蹶不振。材料中的老师如果没有对该名学生进行及时的跟踪了解,就不会知道其中的原因,在课堂上总是问他一些他不能回答的问题,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既不会有改变,学生本人也会因为长期处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困境中无法自拔,这种心态得不到及时的调整的话,该名学生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对学习再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对于其以后的发展也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

3.刘某,男,15岁,初二学生。智力较好,但只有数学成绩较突出,其他成绩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他名字,他就狡辩、不承认,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前段时间,数学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叫他到办公室,他死活不去,老师一拉他,他就抓住门或课桌,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算了,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问他为什么打人,他说看他不顺眼我就打他。

(1)请问从刘某的行为表现中,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有哪些?

(2)你如何能顺利与刘某进行沟通并解决他的问题?

【答案】

(1)①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剧烈变化,使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

a.过渡性,指初中阶段是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

b.闭锁性,指初中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步复杂,从开放转向闭锁。不太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

c.社会性,指初中生的心理与小学生相比,表现出更大的社会性。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d.动荡性,指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有时比小学生和高中生更易产生变革现实的愿望,但也容易走极端。

②具体表现有:

a.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个体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独立。

b.运动需要显著增强。青春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理方面都出现极大的变化,比如长高、体重增加、肌肉量增加、男生长胡子、女生月经初潮等,生理促进心理的变化与发展。

c.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心理上想要独立,可是行为,上还并没有完全摆脱幼稚,因此心理和行为两者之间出现不协调因素。

d.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是性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2)说明:本问暂未作答,请见谅。

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3小题,共60分)

1.试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并举例说明。

【答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主要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实际上,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

(1)先天素质的影响

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比如,听觉或视觉生来就失灵者,无法形成与发展音乐才能,也不能成为画家;早期脑损伤或发育不全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严重影响。

神经系统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对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强度水平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影响注意的分配;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影响知觉的广度。

我们承认先天素质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并承认先天素质具有遗传性,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主要指智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

①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如孕妇的营养、疾病、药物和受到辐射等,都会给儿童的智力形成和发展带来危害,这些危害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非遗传因素。

②先天素质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又如,个子矮的人不利于排球场上拦网,但如有较好的弹跳力,又灵活,就能补偿个子矮这一无法改变的先天素质条件而成为出色的拦网手;所以说,先天素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

③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①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

②早期环境的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

③教育条件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

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3)实践活动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前面提到的素质和环境、教育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就曾提出过“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的思想。前者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后者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许多关于劳动、体育、科研等实践活动影响能力形成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油漆工在长期的工作中,辨别漆色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可以分辨的颜色达四五百种;陶器和瓷器工人听觉很灵敏,他们可以根据轻敲制品时发出的声音的性质,来确定器皿质量的优劣;同样的道理,人的自学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人的组织能力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无从提高和发展的。

(4)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许多学者和有成就的人指出,人的智慧同坚强的信念、崇高的理想联系在一起,没有理想和信念,发展能力就缺乏强大的动力;兴趣和爱好是促使人们去探索实践,进而发展各种能力的重要条件。高尔基说过,才能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对事业的热爱。当人们迷恋于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就会给能力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内部力量;勤奋与坚强的毅力也是能力得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性格因素。歌德说过,天才就是勤奋。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从这个公式看出,爱因斯坦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多种因素的结合,但勤奋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把它放在首位。

总之,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即遗传、环境和主观努力在能力发展过程的作用缺一不可。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吸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激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①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当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讲述生动有趣的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拒绝死板过时,时常向同学们分享先进、流行的知识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所必不可少的。

(2)兴趣激发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负担,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①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知道其兴趣所在,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将学生塑造成爱学习的人。

②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比如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反馈和评定.

①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如下原.则: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②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

(4)奖励和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合作与竞争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中进行,所以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的科目,设置相应的互帮互助小组,让同学们自己解决课后遇到的问题。

(6)归因指导

学生在每次学习之后,总会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左右着学生日后的学习行为。

①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

②不良的归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相反还会因为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因而使学习一蹶不振。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3.结合皮亚杰的理论谈谈7~18岁个体思维是如何发展的?

【答案】皮亚杰(Piaget,J.)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先出现一些凭直觉产生的概念(并非最简单的概念),这些原始概念构成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形成新概念,建构新结构,这种过程不断进行,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

①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

②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③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要求儿童考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儿童能把握整体,也能分辨两个不同的类别。但是,当要求他们同时考虑整体和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时,儿童多半给出错误的答案。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而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皮亚杰称之为缺乏层级类概念(类包含关系)。

④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运算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反演可逆性,认识到改变了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改变回原状或原位。另一种是互反可逆性,即两个运算互为逆运算,如A=B,则反运算为B=A;A>B,则反运算为B<A。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他们尚缺乏对这种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他们尚缺乏对这种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

⑤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6、7岁~11、12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s Stage(11、12岁及以后)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特点如下:

①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

②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假设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由本站编辑上传,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关键字: 应用心理学专硕   考研真题   【责任编辑:小青】
  • 推荐阅读

距2024考研还剩

升研考研周末班·小班面授

姓名
电话

*提交信息代表您已同意升研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备考资料

咨询电话

400-000-8282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版权声明客服中心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2023 www.shengyan985.com 升研教育 版权所有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8282

京ICP备2023019160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051号